1. 1
  2. 2
  3. 3
  4. 4
  5. 5
  6. 6

关于加快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3-02-14 来源:管理员 阅读:1861次

按照《市政协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市政协组成由朱丽英副主席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就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与省、县(市、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开展联动调研,并深入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市、爱辉区重点企业,采取实地走访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全方位摸清农产品加工总体情况,查找梳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研究针对性发展路径,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一)明确优势主导产业布局。黑河一直是大豆、玉米、汉麻等作物的优势产区,每年超百亿斤好粮装进中国饭碗。全市共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90,设计加工能力达到661.2万吨,其中大豆加工能力249.9万吨,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6.5亿在农产品优势产区加工业集中布局上,大豆重点打造一区三市”4大区块20个产业项目为支撑的黑河大豆产业集群,其中,嫩江市为大豆蛋白及功能因子加工区块;北安市为大豆精深加工和物流集散中心区块;五大连池市植物蛋白及饮料加工区块;黑河中心区为大豆功能蛋白及仿肉食品加工区块。玉米以北安市为中心,以象屿生化集团为龙头,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玉米产业集群。各县(市、区)发展特色种植和加工,突出差异化、协同性,作为北安市的配套支撑。汉麻以孙吴县为重点,构建汉麻产业一区两园,一区黑龙江(孙吴)汉麻产业园区,打造食品和药品产业园、纤维和新材料产业园两大板块。中药材以北部爱辉、孙吴、逊克3个县区重点,以爱辉区中药饮片、自贸区宝康、优通中草药加工、逊克县道地中药材产学研综合产业基地项目依托,在中俄两国培育跨境中医药产业集群,打造极境寒养”“寒域道地等龙药特色品牌。乳业北安、五大连池、嫩江与齐齐哈尔市接壤地带按照年产5万吨奶粉的需求,规划加工、规模牧场、青贮等一体化产业集群。肉牛以孙吴、逊克、嫩江、爱辉等北部山地、草原较多的县(市、区)为基础,按照年出栏10万头肉牛的规模,对养殖建设用地、青贮用地进行规划生猪按照屠宰70万头生猪的体量,规划加工厂、规模养殖场、饲料加工厂用地。

(二)造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市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4家。全市农产品加工量达到325.4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5.4%,粮食加工量达到297.9万吨,粮食加工转化率60.3%。规模以上企业数量39家,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8%全力推进极境寒养”“黑河大豆等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打造极境寒养品牌供给基地98个,极境寒养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达到78家,双品牌产品达190种;自建黑河绿色物产网电商平台,上线73家企业产品214款,线下在北京、哈尔滨、珠海等城市建设极境寒养绿色物产体验中心14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元

(三)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我市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其中,北安市2个,为奶牛、生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大豆种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五大连池市2个,为大豆良种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中药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嫩江县1个,为大豆、玉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爱辉区1个,为大豆、玉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逊克县1个,为大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待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为逊克县玉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孙吴县汉麻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021年五大连池市申报以大豆种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获得国家创建批复,未来三年,国家将给予奖励资金1亿元,同时五大连池市整合各类资金总计19.2亿元,重点实施五大工程37个项目。到2023年末,打造成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一二三产融合、辐射带动有力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存在的问题

农副产品加工市场主体少、产业整体规模偏小。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仅39家,主营收入107.7亿元,农产品加工与农业总产值比仅为0.74∶1远低于全国的2.3∶1,发达国家的3.5∶1二是产业链条短、协同配套差、附加值低。全市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55.4%低于全国的67.5%,发达国家的85%三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高,影响产品竞争力。我市地处边疆,远离中心市场,进出物流成本相对偏高。大豆运输到南方主销区平均每吨物流成本500元,乳肉等需要冷链运输的产品每吨约4000元。四是多数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营销弱,好产品未能卖上好价钱五是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靠银行贷款间接融资,不仅渠道窄、成本高,而且需实物抵押、担保等,加之一些企业存在经营风险和信誉问题,致使“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困扰着企业。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突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两篇大文章玉米重点围绕淀粉、酒精、功能性三大系列开发下游产品,延伸赖氨酸、谷氨酸钠、变性淀粉、纤维等系列品类,特别是要延伸到更高层次的生物医药、精细化工、能源和生物降解材料等深加工领域。大豆要加强改性大豆蛋白、活性蛋白粉、大豆钛粉等新型食品基料和磷脂、异黄酮等保健食品开发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肉类重点发展冷鲜(冻)分割肉,大力发展以预制食品、半成品为主的中央厨房肉类产品,加快发展低温西式肉制品和香肠、熏卤肉、肉干等中式肉制品。大力开发皮革、皮毛、生物饲料、羽毛粉、血液蛋白粉、骨粉、骨味素等皮毛骨血脏副产品。乳制品要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上狠下功夫,强力推进宜品北安绵绵瓞农牧场新建5000头奶牛场项目、飞鹤乳业奶牛生产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汉麻着眼于CBD在医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方面的开发利用,进行麻皮、秆芯、花叶等综合利用、系列开发、多层次增值。北药要大力实施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鼓励中药企业在产地建设加工基地,按照药品级、食品级、工业级对中药材进行产业化加工,扩大生产规模,培育一批道地、特色、知名中药材品牌,增强中药材产业竞争力。果蔬进一步开发鲜切、速冻、腌渍、脱水等多元化加工产品,鲜食玉米向速冻、脱粒和制浆等方向延伸,食用菌突出复合菌饮品、多糖粉、蛋白粉、保健胶囊、凝胶果糖等精深加工,马铃薯向休闲食品发展蓝莓、沙棘、树莓等浆果要深度开发营养保健饮品,大榛子、松子等干果向油脂、药用途径发展,通过多层次开发,提高果蔬产品附加值。

做大做强经营主体,以龙头企业拉动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一要招引领军企业。盯住国内农产品加工100强企业,积极对接招商,引进一批大的领军企业,通过重组、混改等方式,吸引一批大的企业。对生产规模较大、经营管理科学、竞争优势明显、发展前景看好的北安象屿、嫩江十六膳企业,实行分类梯次培育、实现滚动发展。二要培育龙头企业。全面系统梳理具有一定规模且成长性好的重点企业,在主导产业中突出培育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三产融合、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开发新产品等方式培育规上企业。力争每个县都有大、中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三要推动小微变规上企业。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放手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靶向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小微企业跨入规上企业行列。通过政策支持、政府推动、能人领办,引导合作社由种养业向三产融合迈进,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三)突出市场营销,叫响农产品特色品牌突出我市寒地黑土、非转基因、绿色有机自然资源禀赋,以大豆、中药材、食用菌、果蔬、乳肉制品、水产品、蜂蚕产品等特色优势品种为重点,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申报,打造极境寒养、黑河大豆、嫩江小麦等重点品牌。突出营销模式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电商平台线上营销、网红名人带货直播产品可追溯等新兴营销模式细分目标市场,与主销区建立利益联结紧密的供需合作模式,搞好农超对接、直供大专院校和机关单位,在各大城市建立专营店、连锁店等,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拓展营销渠道,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推动黑河农产品由产得好卖得好转变。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农业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向上对口争取扶持资金,全力争取省级工业发展资金,整合涉农资金和产业基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信贷担保等方式,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原料基地、基础设施(特别是热源供应保障)、物流配送体系和公共平台建设。二是强化金融服务。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力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积极开展牲畜活体抵押、厂房抵押和存单、订单、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业务。推行信贷+保险、产业链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农业担保机构要加大担保力度,引导银行为涉农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三是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因地制宜开展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积极推广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政银保等新型险种,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等,加大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对外合作,扩大农产品出口。扩大玉米、大豆 保险+期货全成本保险保险规模,由过去单纯保成本变为保收入。

发挥政策区位优势,着力将农产品加工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一是充分发挥黑河自贸片区政策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国内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引领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二是积极开展对俄合作发挥黑龙江大桥开通优势,加强对俄贸易合作,引进俄方技术、企业,加快推动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三是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以产业链为基础组建产业协会,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等多链融合。通过稳链、补链、延链、强链,农产品加工业尽快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友情链接